出书心语

Standard
出书心语--林韵璇 (2)

前几天接到大将出版社若鹏的电话,要我为大将出版社15周年撰写一篇文稿,分享我当年出书的心语。这通电话让我又惊又喜,欢喜的是哺育我的文学之路的搖篮,已经牵着我的手,走过了15年的岁月,惊讶的是过了这么多年之后,大将出版社还是没有把我忘记。想起傅承得先生对我的厚待,我还是硬着头皮,提起这支搁置多年又生硬的笔,和大家分享我的出书心路。

 

 

我是个理科出身的人,热爱文学但不精通。我对文学的痴迷,是因为我父亲的关系。我父亲热爱华教,文学功底深厚,但我确实没有承传他的衣钵,大家一提起我的父亲的名字,再看我生涩的文字,就会心里有数,知道为什么我几乎不敢答应若鹏的邀请的原因。

 

 

1999年,我从医学院毕业,结束了象牙塔里的生涯,满腔热忱地投入中央医院当实习医生。当年,吉隆坡中央医院是我国最繁忙的医院,医学界里许多人戏称它为“黑洞”,因为医生进了去就很难出来。当时我在念医学院的时候,已经陆陆续续的在一些杂志上刊登关于医学院生涯的故事与散文,也在毕业之前出版了我第一本书,《那一园子的秋玫瑰》。当实习医生的期间,我的确吃了不少的苦头。当然,以我这种,困境却总是想办法以其他方式纾解情绪的人而言,文学就是我最好的避风港。

 

在那一段时间,《星洲日报》的副刋编辑符颂勤先生向我邀稿,要我写一些关于实习医生的故事,我毫不犹豫就答应了。当时也没考虑到我是否有能力如期交稿,既然答应了人家,就得硬着头皮每星期把稿件交上。那时候,电脑软件没有像今天这么发达,用“中文之星”汉语拼音打字简直要了我的命。结果有很多时候,我得匆匆忙忙的在最后一分钟完成我的文章,丢给我的母亲替我抄录,用最原始的稿纸交给星洲日报的副刊组。回想起来,实在非常感激我的母亲在百忙之中为我抄稿。

 

撰写这些故事的日子,我的确过得非常快乐。我是个天马行空的人,创作开拓我的想像空间,让我在我事业路程上增添了不少色彩。夜深人静的时刻,繁忙的值班当中,我的思维可以像万马奔腾般游走在医院的空间里。一篇又一篇的故事,一个又一个的人物,就在这种情况下出现在我的专栏里。

 

2000年,我结束了一年的实习生涯,也同时考获美国行医执照。在思考自己专业前途的当儿,被派到中央医院麻醉系当驻院医生,但由于心里依然对妇产与妇科念念不忘,决定准备报考英国皇家妇产与妇科的院士初级专业考试,我只好忍痛把专栏结束了。那时,正好傳承得先生向我提出把文章结集成书的建议,我向来大胆,毫不客气的把那一堆稿件塞到傅老的手里,让他去为我头痛。就在这样的情况下,2001年,我的第二本书,《医院璇风”》终于出版了。

 

之后的13年,我历经了人生种种不同的路程,工作上,我辞去卫生部的医生职位,到国大医院的妇产与妇科系当实习讲师,期间国大推荐我到英国去进修,后来考获英国皇家妇产与妇科院士,不久之后也考获国大妇产与妇科硕士学位,在国大当全职高级讲师,在2012年辞职,如今在马来西亚莫纳什/吉隆坡助孕中心当助孕医生,又在拉曼大学医学院兼课。在2001年底,我与外子结婚,2003年生下长女,2009年诞下一对孪生儿女。我的生活的确忙碌,不断的在职业、家庭及教育孩子的工作中挣扎。有时偶然翻开过去的作品,回想当年幼嫩又纯真的心态,心底难免浮现无比的唏嘘,也同时非常想念过去的日子。过去几年,还陆续有几位我所敬佩的编辑游说我重出江湖,有几次的确有点心动,但是一想起那些过气明星重出江湖的窘态,就马上打消念头,安安份份的在我的世界里做我份內的事。

 

如今大将出版社正欢庆15周年的当儿,我破例在此说了几句,除了要感谢大将出版社对我的厚爱与扶持,也同时要祝福大将出版社继续在文化事业上发扬光大,为华社做出更多的贡献。


Advertisement

Leave a Reply

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:

WordPress.com Logo

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.com account. Log Out /  Change )

Facebook photo

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. Log Out /  Change )

Connecting to %s